金龍海嘯合理嗎? 第七波房屋信用管制到底有沒有濫殺無辜?

by wealtholic

這次的金龍海嘯,不如說今聾才會出海嘯

上週央行理監事的第7次信用管制後,市場針對房市討論的很熱絡,很多人討論房價會不會下跌,有沒有濫殺無辜以及影響的層面

我先分享結論 :「目前不會,但是有條件的。」

先稍微梳理一下近期的市場動向

上週美國聯準會降息2碼,開啟了這4年來的首次降息,自然的債券價格也確立了趨勢

短期的下跌,對我來說信心沒有動搖,但也就像前陣子節目上聊的,比起聯準會的決策,我更關注當天下午央行理監事會的決議,因為這次的房市問題再不處理可能真的就無法挽回,蠻想知道央行這次是會閉眼帶過,還是直視面對

不過幸好,當天下午台灣央行持續維持在16年高點的2%利率,並升準1碼實施第7次信用管制,在貸款成數上以及寬限期上多了限制,跟上次一樣繼續把這水龍頭再關緊一點

看了許多資料跟思考後,大致上可以分個幾個部分來討論

【 一、記得還錢 】

整體來看,這次是真的比前6次還正常,至少在我看來,這樣的決議很客觀,沒有濫殺無辜或影響真正有能力自住需求的人

反倒是這陣子大聲囔囔的大多都是投資及投機客,甚至在這時施壓央行的官員蠻有可能是建商的門神

這部分大家可以慢慢觀察,這裡主要還是討論金融

市場大家討論幾個比較有爭議的點,看起來都只是購屋的基本觀念,在健全的市場本來就不能都只有短線投機客,需要一些真正長期投資的人才能讓市場穩定發展

但在過去那段時間,銀行可能為了要挺過債券的難關,或是為了更好的業績,在徵信條件上更加寬鬆,1使得多家銀行房貸比例接近了72-2條的30%限制,且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也來到37.5%的高點

這一年的市場,許多人用新青安2.0的5年寬限期去延後還本,認為這5年的房價一定會上漲,以及5年後賣掉就能賺價差,還能避免房地合一稅2.0的高稅麻煩

但如果人人都知道,每個人都這樣做的話泡沫可能會越吹越大

只要未來價格不如預期,當連鎖性效應加上沒有流動性使得價格快速下跌時,就有可能會像是當年日本資產泡沫、美國次貸危機

所以這次的第一個看點僅是要提醒投資人 :「借錢,記得要還錢」

【 二、有沒有濫殺無辜 】

目前看下來最多人討論的大概有兩點

① 名下有房但無貸款者,不能用寬限期

名下有房不能用寬限期有爭議的地方大多說是繼承者無法使用,但如果借款人名下,持有共有持分的住宅,持分換算面積未滿40平方公尺,而且戶籍沒有設於同區域,還是視為無自用住宅,符合條件時依然可走新青安方案

在目前銀行資金有限的情況下,為了要降低不動產的集中度勢必不能再繼續擴大寬限期的使用,先讓前面的人還錢讓不動產集中度下降至合理水位後,屆時應該會有條件的鬆綁,況且,只是說無法寬限期,並不是說不能貸款。

就像前面寫的,有能力自住買房的不太受影響

② 名下有1房者,第2間房貸款最多5成且擴大實施至全國

市場認為想要小屋換大屋會被影響,不過換屋族受限的部分,僅是寬限期取消,但貸款成數沒有受到全國第2戶最高僅貸5成的限制,因央行延續先前的措施,換屋族1年內賣房,就不受第2戶限貸5成約束,至於實際可貸成數,就回歸個人條件與銀行核貸狀況

在實務上還是有些地方能調整,除了偏激一點的離婚以外,還有些人會用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來先租後賣,來找方法解決,這部分屬於灰色地帶,就先不討論。

況且央行也表示一個月之內還會有配套措施,我只希望這個後門,不要再成為政策漏洞的新大門。

小結 :看起來還算合理

【 三、虛實的資金 】

適度的使用槓桿有機會能使財務狀況越來越好,但槓桿是把雙面刃,弄得好成功破防,弄不好則會真的變成破房

如果大家都把房子當作金融商品放大了5倍槓桿並用了寬限期,那麼就會有不少人沒認真去評估自已的還款能力,誤以為這資產的天花板,會無風險的成為未來財務的地板

觀察整體市場來說,除了不動產的水位受限,再加上市場氛圍都預期未來上漲,即使是利率回到2008年的2%還無法擋住這股熱潮

最新公布的房價負擔能力來到歷史新高,我認為第二季公布的數據會變成全台各縣市房價負擔能力都變為:「全都不合理」

同時信貸房貸的人數目前來到歷史新高的37.4萬人,房貸總金額為2.2兆元,信貸總金額為3957.9億,總計為2.6兆元

股市的融資餘額、不限用途使用以及質押、質借等等的各項使用也多為相對高點,再加上寬限期的使用以及金融市場那些數千種的衍生性商品與ETF來看,這些種種數據,都可能成為目前不可估算的市場虛金

研究完資料後,我認為這次的限制真的不是虛驚,央行也說,目前的狀況比當年還嚴峻

如果至今還繼續裝聾,這海嘯遲早會發生
與其說央行理事會的決定是金龍海嘯
不如說這次的政策是為了避免金融海嘯

【 四、房價會不會下跌 】

這部分我覺得需要持續觀察

其實,在6月份的理監事會議之後,市場的資金就開始緊縮了,除了8月份的股市修正逼出500多億融資以外,各家房仲業者在8月份的營收數字平均年減約20%,股市的不限用途質押借貸也有多家券商開始限制

所以在上次的會議後,已經多多少少有些反應,不是因為這次很多人討論大家才開始關心,而是發現股、房市不是永遠上漲時,才開始擔心

但這次的信用管制之後,房價會不會下跌?「我覺得即使有,目前也很難看出來」

在今年科技業普遍較好的情況下,股市的增值也使不少人的財富增加,明年拿到的的年終獎金應該還是蠻可觀;用獎金補足這個部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,這部分屬於有能力負擔的人

但那些沒有能力負擔的人就比較辛苦了,可能就要被迫賣股或是想其他融資的管道,所以上禮拜的台股市場的幾家租賃公司也開始上漲,對於建商、精明的投資客來說基本上也早就解套了

這就像是買在1000元的台積電,跟在2012年買在100元的,以及2022年買在400元的人來說影響會完全不同

所以第一波斷頭的人會像是8月份股市融資斷頭的人一樣,在短期的高點使用了超過自己能力的槓桿,而在短期間的修正被迫出場,對於中長週期以及有評估自己風險負擔能力的人則不影響

回到房市來看

要下跌的條件、除非股市也下跌,而股市的領先也會反應之後的景氣下滑

假如明年股市不好、房市不好,接下來景氣也會不好,再加上12月份的央行理監事會議如果持續緊縮,那麼這時房價才有機會看到【慢慢】修正

慢的原因是股、房市價格發現點不同

股市的價格可以在盤中馬上發現,但房市的價格申報後約40天後揭露期可查詢到,如果登入的數字不小心登入錯,申報人第一次將會受到新臺幣3萬元至15萬元的罰款,並限期15日內改正

這樣的延遲來看,等大家都在討論房市下跌時可能都幾個月甚至更久以後,但能肯定的是接下來的成交量會快速下滑,房仲業者的態度會慢慢變好,這個產業也可能開始汰弱留強,留下來的都會是有能力的人

但也就像我上半年寫的文章一樣,繼減股、加債之後,可以開始慢慢看房了

【 五、看房就像看古董 】

要如何看房,這真的又是另一門學問

我覺得房市比股市更難討論價格,原因是當我們買進同一檔股票時會成為公司的股東,在房市上會因各種狀況的評價不同會像是在看古董

古董的獨一無二,你認為它有價值它就有,我比較俗一點,我不會花幾千萬買個印章,但對於收藏家來說這可能是件很值得驕傲的事

房子也是,即使是同個區域、同個大樓、同個樓層,會因為方位不同、裝潢不同、屋況不同而有所不同

可能鬧區的方便對有些人是加分,但對我這種喜歡獨處安靜則是大扣分,可能老屋的屋況對有些人是扣分,但假如價格比新屋低30%則是大加分

房子的價格帶也會有很大的差異

在股票市場中,可以用零股去參與高價股,但在房市就很難用小資金去參與高總價的物件,在總額區間的不同也會使得單坪價格上有失公允

像這次新青安1000萬的貸款,將原本該600-800萬的物件直接開到1000多萬,大家想用新青安的福利來方便貸款,讓單坪的價格在實價登錄2.0上的數字大大提升

也是這幾年建商大量推小坪數的原因,因為這樣可以將總價控制在1000萬左右,一來比較好賣,二來單坪價格看起來更漂亮

這也不禁讓我去想,實價登陸的2.0、房地合一稅的2.0,再到最後的新青安的2.0,難道是因為這個2.0而設置另一個2.0嗎?

這部分就留給大家去討論與思考,如果是自住用的看房應優先考量自身的負擔能力,而不是只是想靠炒房的短期獲利

【 最後,聊聊一些我的想法 】

我認為信用管制對於有能力自住買房者沒有影響,甚至我覺得這應該是幾年來較適當的政策,有時候看國際的政策走向再看看台灣的決策,都會懷疑我們真的在同一個平行時空嗎?

當全球在緊縮政策對抗通膨時
我們卻出了新青安來持續寬鬆
當全世界調整好後慢慢寬鬆時
我們卻開始緊縮政策限制資金

但諷刺的是,每次有正常的政策出來時,總是會看到一些人在市場帶風向,搞得那些得利者像是社會的受害者,但實際上,社會的背光處還是存在者許多人,值得我們去補助跟關心

分享一位社工朋友碰到的事件

某小學的女童時常沒來上課,這次超過3天學校通報之後聯絡了社工去家中找人,當打開房門後4個人住在一個狹小的出租套房裡生活,在同一個床上待著母親、大女兒、女兒男友以及小女孩與一隻小狗

這樣的場面很難想像,但畫面中崩潰的卻只有社工一人

這幾年我時常思考,電視上常說的居住正義,卻變成狙擊我們的正義

炒房跟炒股是完全不同的東西,股票市場有些人當作賭場,許多人帶著小錢進來做股票彩票

房屋市場存在著家的夢想,許多人賭上畢生積蓄想安心樂業,但此刻已經被當成一種商品,還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,可能要賭上過去、現在以及未來

如果家的幸福公式是 : 陪伴的時間*擁有的空間=幸福感

那如果用太多的時間,換取現在的空間,沒有辦法去參與家人的生活與成長,那這個空間,是否還值得花上這麼多的時間?

台灣目前已經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了,目前已經連續43個月生不如死

網路上的玩笑話「不婚不生,快樂一生,上班的時候還可以對主管大小聲」

聽起來很好笑,但身邊真的有不少朋友因為沒辦法買房而選擇不婚不生,卻不一定能保證快樂一生

未來還要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,這些問題更有可能成為我們這世代真正的海嘯

總之,房市的討論是一個很難的課題,就像是股票獲利的方式一樣,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答案

但相同的是,只要在買的時候就做好適度的風險評估,那麼在賣的時候就不用覺得是濫殺無辜

在這波的限制不需要擔心太多,甚至要感到開心,因為從交易的經驗來看,市場價格的短期修正,都會使長期的趨勢走得更長更穩

只要過去不是一心只想炒房,現在也不用跟著市場去吵糖,虛胖的體態本來就要先減糖

分享文章給你的朋友

觀看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