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566點的台股是開頭還是盡頭?投資人需要知道的四項改變

by wealtholic

文章出處 : 遠見華人投資癮專欄
文章撰寫日期為2021/05/03

貨幣政策的改變 

去年因為COVID-19疫情的不確定性,各國央行祭量化寬鬆政策救市,導致全球鈔票大氾濫,也因而推升資本市場,各國股市多數從去年3月最低點開始向上爬,台股市場從8523點上漲至17566點,美股道瓊指數由18213點至34000點,費城半導體指數1233點上漲至3178點將近三倍的漲幅。

最近一波的原物料行情更來勢洶洶,從塑化、傳產、航運、鋼鐵等等類股的走勢都令人驚豔,連萬年牛皮骨中鋼過去一個月的漲幅從原本25.8元上漲至39.3元,共上漲了52%。其實很重要的原因是量化寬鬆政策讓整體物價膨脹上漲,市場原物料相對跟著調整,鈔票的實質購買力也同時下降。

去年政府的紓困政策,補貼中小企業以及民眾的一片喜悅之下,收到資金的同時也有更大的隱憂在等著我們,少數民眾誤以為這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,一湧而上的去銀行借錢,當時的混亂程度是現在無法體會的,還聽說某些銀行專員為了業績,鼓勵民眾借錢的荒唐行為,這也是過去從沒發生過的事情。

而這次的寬鬆政策,也加速了未來的物價膨脹,在薪資調整幅度跟不上物價上漲幅度時,使我們的貨幣變得更不值錢了。

數字的改變 

過往的投資方式,不管是投資人還是投機人在今年的交易上面都會有不一樣的作法。

像是財報來說,主要觀察的是三大財務報表,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以及現金流量表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基本面分析。

去年因為疫情整體產業結構的改變,國外有不少龍頭公司面臨停工的問題,而台灣因為疫情防疫有佳,多數的公司都正常運行,國外的廠商紛紛將訂單轉來台灣公司下訂,畢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上,產量短時間內不會有快速跳高的動能,在其他廠商停工,供給減少而需求假設不變的情況下,也會讓台灣的廠商受惠,並提高售價。假設成本不變的話,財報也會跟著漂亮,自然台灣的公司也浮現更高的投資誘因,也造成股價的推升。

但漸漸地疫情假設趨近於穩定,世界各國廠商恢復正常,原物料的需求也會跟著提升,也順勢推動原物料的價格,最後會使台灣廠商的成本提升,那公司的獲利能力也會回到正常水準。這像是經濟學中蛛網理論的概念,整體數字向上提升,我們要注意的是疫情後是否會恢復原本該有的樣貌,造成財務報表短期上的數字美化。

另外在投機市場上面,往年的加權指數都在8000至10000之間做震盪,假設10%的振幅大約800至1000點左右,如今17000點的台股,10%的振幅將會有1700點的振幅,這對於單純做指數期貨的投機客會有不一樣的風險承擔度,自然也要跟著把保證金部位向下調整來因應更大的市場震盪,所以在數字上面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都需要跟著改變。

成交量能的改變 

從去年3月到今天為止,幾乎股票市場全面上漲,量能也在近三週加起來創下共6兆的成交量,觀察前幾年,2016年台股月均量為680億,2019年台股日均量為1200億元,2020年均量為1800億,而今年2021年的日均量已達到3719億,這樣的量能也表示股票市場的整體結構已改變。

近期的融資餘額創近十年新高,融券餘額創近十年新低,主要是因為整體量能變大,結構會跟著調整,融資餘額同時也會跟著放大,但依照整體成交量與融資餘額的比例來看,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動,這就好像是兩個不同體態的人比賽減肥,一位120公斤與一位70公斤作比較,這時候就不會單單用公斤數去比,而是以「比例」去測量多寡,所以如果僅以融資餘額來判斷漲跌是比較不妥的。

另外近期融券餘額新低的問題,也是因為每年股東會需要強制回補融券,近期的股市創新高,也讓放空的投機客更沒有信心退場再進場,畢竟剛虧損完很難有信心重新進場,也造成了近期融資餘額新高,融券餘額新低的樣貌,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成交量能的改變。

投資人思維的改變 

目前國發會景氣燈號連續兩個月亮紅燈,以大方向來說目前的市場熱度偏高,在去年疫情各國政府寬鬆貨幣政策下,市場資金氾濫,也讓資金推向股票市場,也因為去年美股的連續壟斷機制,讓許多原本不注意股票的人開始注意。

這也讓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對於台灣股票市場充滿好奇,而曾經住過套房的老股民也因為這次的上漲,對於台股市場重新有了信心,原本叮嚀孩子不要冒險的自己,現在也進來探險。

在各方看好及政府政策的關係,台股成交量成了倍數成長,很多事情都不能再用過往的經濟數據去做回測,對於經濟數據或是財報來說,就像老師在看學生每期段考成績一樣,學生在校的成績高低,未必能確定畢業後的好壞,成績好跟成績差的學生在未來發展可能顛倒。

就像去年各項經濟數據不如預期,結果股市還是不斷上漲,但大多數的分數是可以參考預期的,理論上成績好的發展會比成績壞的還要樂觀,而成績差的學生也有可能慢慢轉好,經濟數據對於股票市場的走向沒有絕對的立即正向關係,但可以透過觀察去建立自己在投資領域裡的宏觀思維,判斷學生未來可能的發展,而發展這件事是多元的,就像是學經濟的孩子未來不一定會比玩音樂的孩子更有錢,所以整體市場改變,投資人的思維也要跟著改變。

最近的行情似乎讓多數人都失控了,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都不停的分享獲利金額,網路上也充斥的各種所謂瘋狗流的文章,意思是不停的用槓桿不停地做多而有極端的獲利,看別人好像輕鬆獲利的數字,比自己辛苦學習賺來得還要多很多,這樣到底還要不要學習?

我相信不少投資人會被他人影響,但這也是自己一直以來希望分享給投資人的一件事「設計自己的投資遊戲」,不管是行情好還是行情不好,我們都應該看好自己的帳務,做自己有信心的投資,有多少報酬就有多少風險。

這種槓桿再槓桿的交易,只要一個小小的下跌就會吐回過往的獲利,在短線上面,最近的行情就像是市場這個老師一直出簡單的考題,有讀書跟沒讀書的分數都差不多,但如果想要當一個市場的資優生,應該是持續穩定與進步,而不是只能寫簡單的題目,在長期投資的概念上好學生如果累了或許可以適時的休息一下。

所謂的瘋狗流,最難的不是使用槓桿,而是投資人不知道它這次是要向上流還是向下流。

文章出處 : 遠見華人投資癮專欄
文章撰寫日期為2021/05/03

分享文章給你的朋友

觀看其他文章